恒立钻具主营业务是工程破岩工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刀具选型、定制化生产及售后维修等一体化服务,满足客户因地质环境和装备机型的不同而对工程破岩工具提出的差异化要求。
东立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839万元,同比下降23.19%;实现净利润3292万元,同比下降24.82%,在6家企业中收获净利润“冠军”称号;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同比下降25%。公司主要从事绿矾资源化利用的研发、生产,实现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钛-硫-铁循环经济产业链,集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工业废弃物、副产品环保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给所谓“疫情班”的毕业生打上较差的标签,不仅是明显的以偏概全,而且是典型的错误归因
文 | 舒圣祥
“不接收‘疫情班’,‘疫情班’应届生简直是受不了,没办法说”。近日,一名2024届毕业生发文,在BOSS直聘上与某物联公司老板沟通时,被对方如此回复。记者向该公司负责人求证,对方承认不接收22届、23届、24届毕业生,并表示“疫情班”是部分企业、老板间交流的口头语,现在不少用人单位的确对“疫情班”的学生态度不友好、评价差。
当前的用工市场依旧是个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处于择优挑选员工的地位。在这样的市场上,既然会有淘汰发生,则必然会有用人标准。这种用于淘汰挑选的标准,可以说是一种用人偏好,也可以说是一种用人歧视。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属于企业用工自主权的当然内容,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舆论不该因为淘汰的存在而简单斥责其为歧视。关键在于,该标准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是针对单个的个体还是针对普遍的群体,又是否的确有助于用人单位更好更便捷地挑选到合适的人才。
举例言之,好的用人单位对是否毕业于好学校,一般都是有明确要求的,但这不宜简单认定为对差学校学生的歧视。因为从概率上说,能考上好学校的人一般来说相关能力的确更强,而好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般来说也的确较高。要讨论“不接收疫情班”是否涉嫌歧视,首先需要弄清楚“疫情班”到底是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去讨论,用人单位和所谓“疫情班”的毕业生,应该如何理性看待。
因为三年疫情的缘故,最近几届毕业生少不了都有上网课的经历,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也相对更高,这些都是事实。但是,这几届毕业生是否工作能力一定更差,则显然不能一概而论。部分用人单位反馈,“这几届大学生分层现象更严重,良莠不齐,差的太差,为避免用人筛选成本,一些用人单位倾向拒绝接收疫情期间毕业的几届大学生”。换言之,因为某些“差的太差”现象的存在,影响了部分用人单位对这几届大学生的整体判断。
问题在于,所谓“差的太差”,是否这几届独有的现象?又是否可以简单归因于所谓“疫情班”?
不难看出来,给所谓“疫情班”的毕业生打上较差的标签,不仅是明显的以偏概全,而且是典型的错误归因。在个体层面,“差的太差”也许真实存在;但在整体层面,由此推出“疫情班”毕业生更差,从来就不是经得起推敲的科学结论。在现象层面,“差的太差”可能从来都是如此,并非现在才有的特殊现象;在原因层面,自然也不能归因于所谓“疫情班”。这个意义上,所谓“疫情班”纯粹是一个求职市场上的伪概念,不傲娇不偏激的理性用人单位,应该能够分辨以“疫情班”作为选人标准的荒谬。
对所谓“疫情班”的毕业生而言,应该专注于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主动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而不要被所谓“疫情班”之类的标签打掉自己的自信。求职市场大了,什么样的用人单位都会有,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以“疫情班”选人的用人单位,连基本的理性精神都没有,大可一笑置之,何必去关注?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形成此种偏见的底层缘由,比如上班时间打游戏、技术岗不会实操设备、给客户的报价满篇错字、打印合同只打一份……你是不是也有?多关注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工作能力,多练练自己的真本事,这比抱怨用人单位歧视“疫情班”要有意义太多了。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股票中杠杆